法式甜點優雅精緻的外型和層次豐富的口感,總是讓人無法抗拒。但你知道法式甜點種類有哪些,它們背後的故事又有哪些故事嗎?本文一次帶你認識!最後還有法式甜點推薦,讓你不用出國就能享受經典法式風味!
目錄: |
常見法式點心 7:布列塔尼酥餅 Galette Bretonne 常見法式點心 12:法式檸檬塔 Tarte au Citron |
一、法式甜點如何走向世界?從歷史探究法國甜點的迷人秘密
法式甜點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不論是精緻的馬卡龍、酥脆的千層派,還是香甜的閃電泡芙,都讓人無法抗拒。但你知道這些令人垂涎的甜點是如何誕生,又是怎麼風靡全球的嗎?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,為你介紹法式甜點的迷人故事。
(一)原料與製法雛形
在很長一段時間裡,法國的甜點製作相當簡單,大多只用堅果、麵粉、蜂蜜等基本材料。到了公元前 4 世紀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後,將甘蔗引進歐洲,才出現了新的甜味來源。隨著製作技術逐漸精進,這些甜點才開始在貴族的餐桌上嶄露頭角。
(二)宮廷的推動
法式甜點在 17 世紀的法國宮廷中迎來黃金時期,當時更出現了第一本糕點製作指南《Le pâtissier françois》(意為《法國甜點師》)。路易十四時期,宮廷更是延攬了許多一流甜點師,將馬卡龍、千層酥等經典甜點發揚光大,使法式精緻甜點也成為了黃金時代繁華奢靡的最佳寫照之一。
(三)從宮廷到大眾
法國大革命後,甜點製作開始在民間蓬勃發展。雖然製程變得較為簡化,但甜點師們仍堅持使用優質食材,並以追求細膩口感為目標。到了 19 世紀,像是 Ladurée 這樣的巴黎甜點店,更推動了甜點的普及化,讓精緻的法式甜點走入大眾生活,也為其日後的國際化奠定基礎。
(四)從法國到世界
法式甜點不只是種類豐富多元,更以其精緻典雅的外觀和層次豐富的口感征服了全世界。像是馬卡龍、舒芙蕾、蒙布朗等經典甜點,如今都成為全球甜點店的必備品項,而法式甜點更成為了精湛烘焙工藝的代名詞。
法式甜點到底多誘人?馬上到卡柏蒂一探究竟!
二、法式甜點有哪些?甜點控必懂的18 種常見法式甜點種類
簡單介紹法式甜點的進化史後,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認識 18 種常見的法式甜點種類:
常見法式點心 1:馬卡龍 Macaron
你知道嗎?這款以蛋白、杏仁粉和糖製成的經典法式夢幻甜點,其實源自義大利!16 世紀時由凱瑟琳.德.麥地奇(Caterina de' Medici)引進法國,最初只是單層的杏仁餅乾,直到 20 世紀,巴黎甜點大師 Pierre Hermé 創新改良,才發展出現今雙層夾餡的經典形式,讓馬卡龍搖身一變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甜點代表。
常見法式點心 2:舒芙蕾 Soufflé
(舒芙蕾示意圖/FreePik)
舒芙蕾誕生於 18 世紀的法國,法文原意是「膨脹」。這款經典甜點由法國名廚安東尼・卡雷姆(Antonin Carême)推廣,很快就成為法國宮廷宴席上的明星甜點。舒芙蕾以蛋白霜為核心,經過烘烤後猶如雲朵般柔軟,品嚐時需要把握時間,才能享受最完美的口感。
常見法式點心 3:可麗露 Canelé
(可麗露示意圖/FreePik)
來自法國波爾多的可麗露有著不俗的淵源:傳說最早是由當地修女們利用剩餘的蛋黃研發製造,其販售所得會用於救助貧民。別看它咖啡色的外表不起眼,可麗露焦糖般的酥脆外殼搭配濕潤的香草內餡,自 17 世紀以來就是波爾多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象徵。
常見法式點心 4:費南雪 Financier
這款金條形狀的小蛋糕,因外型而被暱稱為「金磚蛋糕」。Financier 在法文中意為「金融家」,據說最早是為了讓忙碌的金融從業人員能夠快速享用而設計;但也有人認為它其實是源自於法國洛林地區的「修女蛋糕」。而現代的費南雪以杏仁粉、焦化奶油、蛋白和糖為基底,搭配各式淋醬,成為法國節慶和家庭聚會不可或缺的經典甜點。
常見法式點心 5:達克瓦茲 Dacquoise
(達克瓦茲示意圖/FreePik)
達克瓦茲發源於法國西南部的達克斯(Dax),傳統作法是將兩片蛋白霜烤製的餅皮夾入奶油餡。現今流行的版本,其實是經過日本甜點大師三嶋隆夫改良,融入了和菓子的製作精神,讓這款甜點更加精巧可口,層次更加豐富。
常見法式點心 6:蒙布朗 Mont Blanc
(蒙布朗示意圖/FreePik)
以歐洲最高峰為名的蒙布朗,外型就像覆蓋白雪的山峰一般優雅動人。這款發源於 19 世紀法義邊境的甜點,以栗子泥、鮮奶油、蛋白和糖製成,最早在巴黎流行,現已成為世界各地秋季最受歡迎的經典甜點之一。
常見法式點心 7:布列塔尼酥餅 Galette Bretonne
布列塔尼酥餅是來自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區的特色甜點,以當地著名的鹹奶油為基底。經過多層反覆折疊的麵團,烤製出外層金黃酥脆、內層柔軟的獨特口感。表面特有的刻痕紋路是它的標誌,鹹甜交織的迷人風味更讓它成為近年備受矚目的人氣甜點。
常見法式點心 8:閃電泡芙 Éclair
(閃電泡芙示意圖/FreePik)
閃電泡芙的名字別具巧思,除了形狀像閃電外,更暗示了這款甜點「眨眼間就被吃光」的魅力。由 19 世紀的甜點大師 Antonin Carême 發明,以空心泡芙為基底,內餡可選擇不同口味的奶油,表層淋上誘人的巧克力糖衣,是經典中的經典。
常見法式點心 9:國王派 Galette des Rois
(國王派示意圖/FreePik)
國王派源自天主教「主顯節」紀念三王朝聖的傳統,在 2 層酥皮內包裹著杏仁奶油餡,裡面還藏有一顆小瓷偶,尋獲它的幸運兒會被加冕為當天的「國王」或「皇后」。如今,國王派早已不再侷限於特定宗教或節日,而是備受大眾喜愛的冬季甜點。
常見法式點心 10:磅蛋糕 Quatre-Quarts
Quatre-Quarts 在法文中意為「4 個四分之一」,代表麵粉、奶油、糖和雞蛋 4 種主要食材,用量必須完全相等。即使食材簡單,也能呈現出濕潤綿密的口感,充分展現法式甜點「樸實中見精緻」的特色。現代版本更會加入香草、檸檬或巧克力等風味,讓經典風味再升級。
常見法式點心 11:法式薄餅 Crêpes
(法式薄餅示意圖/FreePik)
法式薄餅是源自法國布列塔尼的傳統美食,最早為農村的日常主食,麵糊以麵粉、牛奶和雞蛋製成,可隨喜好搭配甜鹹配料。正統的法式薄餅講求柔軟的口感,不會煎到酥脆,再搭配新鮮水果與特製醬料,呈現出細膩的法式風味。
常見法式點心 12:法式檸檬塔 Tarte au Citron
(法式檸檬塔示意圖/FreePik)
法式檸檬塔是款充滿清新風味的甜點,以酥脆的塔皮為基底,搭配濃郁的檸檬奶油內餡,頂層點綴糖霜或蛋白霜。相傳發源於盛產檸檬的南法小城 Menton,如今已成為全球甜點店的必備經典。
常見法式點心 13:堅果塔 Nut Tart
法式堅果塔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傳統甜點,最常見的是以核桃為主角的「核桃塔」。酥脆的塔皮中裝入以砂糖與奶油調製的焦糖堅果內餡,烤至金黃酥香。法國人特別喜歡在秋冬季節品嚐這道甜點,既可以單獨享用,也可以搭配咖啡或紅酒。
常見法式點心 14:法式可頌 Croissant
(法式可頌示意圖/FreePik)
可頌其實源自奧地利,最初是為了紀念抵禦土耳其入侵的勝利,糕點師特地做成土耳其國旗上新月的形狀。18 世紀由奧地利公主瑪麗.安東尼內特(Marie Antoinette)嫁入法國後引進,經過改良發展成今日層次分明、酥脆可口的模樣,與長棍麵包一同成為法國的代表美食。
常見法式點心 15:歐培拉蛋糕 Opéra Cake
(歐培拉蛋糕示意圖/FreePik)
相傳於 20 世紀由巴黎名店 Dalloyau 創作的歐培拉蛋糕,以杏仁海綿蛋糕、奶油霜、咖啡和巧克力甘那許層層堆疊而成,精緻的外觀宛如巴黎歌劇院的舞台,不僅視覺華麗,多層次的口感更是令人難忘。
常見法式點心 16:瑪德蓮 Madeleine
瑪德蓮的故事要回溯到 18 世紀,相傳是由洛林公爵府上一位名叫瑪德蓮的女僕,在甜點師臨時缺席時,以簡單的食材烤製而成。這款以雞蛋、麵粉、糖、奶油和泡打粉製成的貝殼型小蛋糕,以樸實的風味征服了貴族的味蕾,漸漸成為巴黎咖啡館的必備甜點。時至今日,瑪德蓮仍然以其簡單純粹的美味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甜點愛好者。
常見法式點心 17:法式烤布蕾 Crème Brûlée
(法式烤布蕾示意圖/FreePik)
這款 17 世紀就出現在法國名廚馬西亞洛(François Massialot)食譜中的甜點,以香草奶油為基底,表面撒上砂糖後烤至焦糖化。輕敲表面時發出的清脆聲響,以及濃郁滑順的內餡,讓它成為最受歡迎的法式甜點之一。
常見法式點心 18:拿破崙蛋糕 Napoleon/Mille-Feuille
(拿破崙蛋糕示意圖/FreePik)
這款甜點與拿破崙皇帝其實並無淵源,名稱可能是從義大利城市拿坡里演變而來。在法國被稱為「千層派」的它,以多層酥皮搭配濃郁奶油或果醬,經典版本的表層撒上細緻糖霜。現代版本更加入了水果或堅果,展現法式糕點的精湛工藝。
這 18 款法式經典甜點,每一款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與風味,展現了法國糕點師精湛的工藝,也讓我們一窺法式甜點的迷人魅力。
法式甜點的甜蜜饗宴,卡柏蒂來幫你實現!
三、法式甜點推薦|CUPETIT 卡柏蒂,為你呈獻甜點殿堂的極致精品
想要細細品味這些法式甜點,不用特別飛一趟到法國,CUPETIT 卡柏蒂讓你在台灣就能享受法式甜點的精髓!從經典的馬卡龍、瑪德蓮到費南雪,每一款都保有法式傳統的講究;布列塔尼酥餅的層次分明、法式磅蛋糕的完美比例,以及堅果塔的酥脆美味,用職人精神帶給你法式糕點的完美演繹。
在卡柏蒂,你能感受到法國甜點師傅細膩的工藝,品嚐到最道地的法式風味。無論是作為伴手禮、彌月禮、中秋送禮,還是喜餅,卡柏蒂都能帶給你一場難忘的法式甜點饗宴。
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法式甜點的世界,品味每一款甜點背後動人的故事!
法式甜點的迷人,讓卡柏蒂帶你品味!
Leave a comment